比创业更难的是创新难!真正的创新是什么?这就是被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。开拓一个新的领域并且在这个新领域找到了开垦的路径,而且这个领域被大家,被实际,被时间认定是新富矿区。
创新难,难在诞生新想法。
据说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:在黑板上画个圆,问幼儿园小朋友,会得到大量的答案,什么苹果呀,乒乓球呀,太阳呀,锅盖呀,小猫眼睛呀等等,而问中学生,却没有人回答,半天才有一个同学说:就不一个圆吗?随着学位越来越高,似乎新想法越来越难觅。事实上,一个适于创新的素质既要保持童贞又要深博的积淀。真正创新的源泉就是那可遇不可求的“灵感”。
创新难,难在实践新想法。
即便我们每个人每天脑子里都会闪过各种稀奇古怪的念头,然而绝大多数这些念头只是一闪而过,起就夭折,无疾而终。吃螃蟹很多人想过,但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是创新的人。他实践了他的新想法,但却冒着被螃蟹毒死的风险!更多的人更多的时候,更热衷于处理每天追在鼻子尖的日常琐事,至于乱七八糟的念头想归想,做却是没回事。
创新难,难在成就新想法。
新想法被实践还只是创新人自己的事。只有这个想法及其实践被社会接受,被历史肯定才真正有了生命力。然而,一个新想法很少有机会被进行到底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是因为成就这些新想法的路实在太过艰难了。
第一,新想法可能价值不清楚,发现其价值有没有和大不大需要慧眼;
第二,新想法可能有悖俗成的传统,不能为别人认可;
第三,新想法可能太超前,目前没有实现的土壤;
第四,新想法还很稚嫩,需要成长。
就拿我们科研这个最要求创新的行业来说,我们现在的科研评价基本上是看发表论文杂志的排名和数量。而基金和职称基本和这些文章挂钩。那些被认可的杂志,多半是国外杂志,发表门槛较高。而控制门槛的是一些编委,他们是某些专业的专家,解决过该专业很好的问题。他们对事不对人,从专业的角度评价投审的论文。当好的论文在他们的杂志发表后,如果结果有意义,会被引用,一般来讲,引用得越多,该论文的质量就越好,从而提升了杂志的地位。这样的评价体系一般无可厚非。然而,问题就出在创新上。
懒惰是创新的大敌,因为奢懒惰性消耗了创新诞生微薄的可能。模仿是创新的大敌,因为强模硬仿剥夺了创新发展所需求的天地。功利是创新的大敌,因为急功近利就扼杀了创新成长所必要的时间。偏见是创新的大敌,因为狭识偏见创新强大所期盼的养分。
我们呼唤一个活跃、交融、宽松、包涵和自由的土壤和空气,在这个环境里创新之花才能灿烂。我们坚持开心、耐心、精心、用心和真心的挑战和工作,在这种努力下,创新之果才能丰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