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
English
繁体
日本語
Español

方天AI“方小慧”重磅升级到“方小智”:全自动生成加工工艺与标准工时

2025-07-17

一、从“辅助计算”到“全流程创造”:方小慧的颠覆性进化

初代方天AI产品“方小慧”虽能精准计算工时,但依赖人工预先输入完整加工工艺流程,用户需耗时梳理工序、设备参数等基础数据19。而本次升级后的“方小智”基于深度学习与行业知识库,实现三大突破:

  1. 零基础自动生成:仅需输入工件名称(如“后模仁”)、规格(如“230.6×130.6×76.6 mm”)、材质(如“抚顺8407精板”),即可一键生成完整工艺路线,涵盖加工工序、设备选型、切削参数等核心内容110

  2. 工时精度提升30%+:融合动态因子校准技术,自动纳入设备效率、材料硬度、批量规模等变量,工时误差率降至5%以内49

  3. 工艺合规性保障:内嵌ISO、ASTM等200+项行业标准,确保工艺设计符合安全与质量规范10

案例截图显示:输入前模仁镶件,零件规格:136.40*98.40*33.40,材质:1.2344后,方小智3秒内输出了8道工序(含CNC精加工参数、EDM电极设计建议),标准工时同步生成。


AI.jpg



二、技术内核:如何实现“无人工艺设计”?

本次升级依托方天软件独有的三层智能架构,突破传统系统局限:

  • 语义解析层
    通过NLP引擎解析用户输入的工件关键词(如“模仁”“镜面抛光”),自动关联加工特征库,识别型腔复杂度表面精度要求(Ra0.2~1.6μm)等隐性需求10

  • 工艺决策层
    基于8407钢、S136等1000+种材料加工特性数据库,匹配最优工艺链。例如,针对高硬度模具钢(HRC 45+),自动推荐“粗加工→应力释放→半精加工→淬火→精加工”流程,规避变形风险16

  • 动态优化层
    引入实时产能约束算法,结合工厂设备状态(如空闲CNC机台数量)、刀具寿命数据,动态调整工序顺序与参数,最大化资源利用率79


三、行业变革:从“经验驱动”到“AI驱动”的四大价值跃迁

  1. 效率提升
    工艺设计周期从平均6小时缩短至10分钟,工程师可聚焦高价值创新10

  2. 成本精准管控
    工时计算嵌入“人时/机时”双模型(公式:机时 = (准备时间 + 生产周期×批量) × 设备占用率),直接对接ERP成本系统,消除人工分摊误差78

  3. 知识沉淀
    自动归档生成的工艺方案,构建企业专属知识图谱,解决人员流动导致的经验断层10

  4. 绿色制造
    通过优化切削参数(如Vc进给量、ap切深),降低刀具损耗15%+,减少废料排放6


四、实战场景:覆盖复杂制造全链路

场景传统模式痛点方小智解决方案
小批量多品种工艺设计耗时>实际加工耗时30秒生成定制化工艺,支持1件起订
新员工培训依赖导师传授,错误率高自动输出SOP作业指导书,降低学习门槛
外协加工报价供应商工时虚高,议价能力弱提供基准工时,谈判效率提升50%

某压铸模具厂实测数据:升级后工艺设计人力成本降低72%,订单交付周期压缩34%


五、未来布局:方天AI的“智能制造OS”愿景

方小智的升级仅是起点。据方天技术路线图披露,2025年将实现两大突破:

  1. 跨系统协同
    与MES、PLM深度集成,根据实时设备数据动态调整工艺路径(如自动替换故障机台)7

  2. 生成式工艺创新
    引入AIGC技术,针对新材料(如碳陶复合材料)自主生成全球首创加工方案,推动行业技术边界10

用户反馈:“工艺设计自动化是智能制造的‘圣杯’。方小智此次升级不仅替代重复劳动,更重构了制造企业的决策链条。”

#技术前沿 方小智的进化印证了AI在工业场景的落地逻辑:从“替代人力”到“创造新生产力”。当工艺设计从经验玄学变为精准的科学,制造业的竞争规则已被重写。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