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天软件 30 年“零返工”史:
把模具车间“一次试模成功”的经验,写进每一行代码模具防呆做法 | 方天软件对等机制 | 每年阻止的典型返工 |
---|---|---|
设计前 DFM | 需求冻结 + 逆向拆解竞品 | 减少 90% 的后期“加功能” |
模流分析 | Digital-Twin 沙盒压测 | 提前发现 100% 高并发 Bug |
模具 FMEA | 代码规则 214 条 + 静态扫描 | 缺陷密度 ≤0.3/KLOC |
工艺参数卡 | GitOps 一键发布脚本 | 环境差异 = 0 |
T0 首件全检 | 上线 24h 全链路巡检 | 停线次数 = 0 |
年代 | 平均需求变更次数 | 上线延期周数 | 缺陷密度 /KLOC |
---|---|---|---|
1995-2000 | 67 次 | 10 周 | 3.2 |
2001-2010 | 21 次 | 4 周 | 1.1 |
2011-2020 | 5 次 | 1 周 | 0.3 |
2021-2024 | 1.2 次 | 0 周 | 0.07 |
“如果第一次试模失败,问题一定出在图纸。”
一次试模成功本质上是“质量设计出来而非制造出来”的终极验证,需跨部门协同将风险前置解决。
方天用 30 年证明:只要像对待钢料一样对待需求、像对待模具一样对待代码,软件也可以第一次就成功,永不再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