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方天 T-ONE ERP 2027 系统中,为实现生产计划的精细化管理与高效执行,系统引入了“大工单”与“小工单”的分层管理机制。该机制通过将整体生产计划(大工单)拆解为多个具体产品执行单元(小工单),实现从宏观计划到微观执行的无缝衔接,提升生产排程、物料管控与进度追踪的灵活性与准确性。
计划层下达一次性指令,需一次性追踪多产品、多工序、多工厂/委外商的执行进度。
制造层需细化到“单个产品-单道工序”进行物料扣账、报工、检验、成本归集。
传统做法:一张制令单=一个产品,导致同批指令拆成N张单,计划员反复勾单、跟单,易漏、易重。
条码/RFID 扫描现场报工时,必须保证“小工单”编号唯一且规则可识别,否则MES/机联采集失败。
项目 | 大工单 | 小工单 |
---|---|---|
定义 | 代表一个整体生产任务的集合,通常由多个相同制造中心或委外厂商的产品任务组成,用于统一计划、资源协调与进度追踪。 | 代表一个具体产品的生产执行单元,包含该产品的BOM、工艺路线、生产数量、物料需求等详细信息。 |
用途 | 用于整体生产计划的下达、资源分配、进度汇总与跨产品协同管理。 | 用于具体产品的生产执行、车间派工、物料发料、工序报工与质量追溯。 |
数量关系 | 一个大工单可包含多个小工单。 | 一个小工单隶属于一个大工单。 |
生成方式 | 在“生产指令下达”单据中创建,作为计划层任务。 | 由大工单生成,系统自动拆分形成多个“制令单”。 |
核心逻辑:
大工单 = 多个小工单的集合(按制造中心或委外厂商聚合)
小工单 = 单一产品的生产执行指令
生产计划创建
计划员在系统中创建“生产指令下达”单据,录入多个需生产的物料明细,包括产品编码、计划数量、交期、制造中心或委外厂商等信息。
大工单生成
系统根据“生产指令下达”单据生成大工单,其工单编号依据“单据模型-生产指令下达”中配置的单据编码原则自动生成。
小工单拆分与生成
当执行“生成制令单”操作时,系统按以下规则进行拆分:
拆分条件:将“本次勾选的下达明细”中,制造中心相同或委外厂商相同的明细归为一组,生成同一个“工单编号”(即大工单编号)。
生成逻辑:每一条产品明细生成一个独立的“制令单”,写入“制令单主表”。
工单编号(大工单号):写入归集后的统一工单编号(用于整体追踪)。
制令单号(小工单号):按“单据模型-制令单”中配置的编码规则,为每个产品生成独立的制令单号。
执行与追踪
车间根据“小工单”(制令单)进行生产执行、物料领用、工序报工。
系统通过“工单编号”可汇总查询所有关联小工单的生产进度、物料消耗、异常情况,实现大工单层级的整体监控。
来源单据:生产指令下达
配置位置:单据模型 → 生产指令下达 → 单据编码原则
示例规则:WO{YYYY}{MM}{DD}{0001}
如:WO202705150001(表示2027年5月15日第1个大工单)
来源单据:制令单
配置位置:单据模型 → 制令单 → 单据编码原则
示例规则:MO{YYYY}{MM}{0001}
如:MO2027050001(表示2027年5月第1个制令单)
关键点:
大工单号 ≠ 制令单号。
一个大工单号可对应多个制令单号,通过“工单编号”字段实现关联。
假设某生产指令下达包含以下三款产品:
产品编码 | 数量 | 制造中心 | 委外厂商 |
---|---|---|---|
A001 | 100 | 深圳工厂 | —— |
A002 | 200 | 深圳工厂 | —— |
B001 | 150 | 东莞工厂 | —— |
系统处理结果:
生成 2个大工单(按制造中心分组):
大工单1:工单编号 WO202705150001(深圳工厂)
大工单2:工单编号 WO202705150002(东莞工厂)
生成 3个小工单(每产品一个制令单):
制令单1:WO2027050001,工单编号 MO202705150001
制令单2:WO2027050002,工单编号 MO202705150001
制令单3:WO2027050003,工单编号 MO202705150002
计划统一性:通过大工单实现同制造中心/厂商任务的集中管理。
执行精细化:小工单确保每个产品独立执行与追溯。
编码规范性:通过单据模型灵活配置编码规则,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。
追踪可视化:支持按大工单汇总进度,也可下钻查看每个小工单详情。
编制单位:ERP实施项目组
版本:V1.0
日期:2025年9月10日